接受外媒採訪走紅 北京店員大哥坦言
和BBC聊了25分鐘 説的都是實在話
近日,英國廣播公司BBC發佈了一個視頻,探訪近期的北京。在接受採訪時,一位超市店員大哥面對有關“經濟”恢復情況的提問,笑稱“反正比你們國家強多了”,在網上引起關注和熱議。1月10日,北京青年報記者找到了這位接受BBC採訪的大哥聞起忠。聞起忠説,當時在店裏他和這位記者聊了有20多分鐘,後來有朋友轉給他視頻,他才看到最後的成片。聞起忠説,作為普通百姓,他只是實話實説,沒有想過引起了這麼大的關注。
聞起忠稱,他今年54歲,到這家店工作有5年的時間,平時主要上的是下午班。當時BBC記者來採訪時,他只是説了疫情防控帶來的實際感受,“小人物,就是説實話,實事求是”。
聊25分鐘左右就留了這麼一句話
1月10日,北青報記者找到了視頻中的“北京大哥”,他講述了視頻拍攝前後的故事。
當時説的都是自己的真實感受
北青報:記者是什麼時候來採訪的?
聞起忠:大概是去年12月中旬,那天他們兩個人從大馬路上溜達過來,看着哪家店沒有關門,就進來聊幾句。當時他們也都自我介紹,給我看了證件,我正好沒什麼事,一開始在櫃枱後面跟他們聊,聊着聊着走出來後在櫃枱邊靠着,他們兩個人中文説的也都很不錯。
北青報:他們當天大概問了哪些問題呢?
聞起忠:他們問了問疫情期間店裏的經營狀況,還有些其他的。後來聊着聊着我就説了這麼一句,我説咱們國家在疫情期間防疫措施非常嚴格,比你們國家要強得多。後來視頻發了之後,就留了這麼一句話,其實當天聊的挺多,他們當時在店裏待了也有25分鐘左右。
北青報:當時接受採訪時是怎麼想的?
聞起忠:咱是小人物,就是説實話,實事求是,不能誇大其詞,本身説的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感受。另外就是説得婉轉一些。
現在仍堅持店裏每天消殺多次
北青報:之前疫情較重的時期,店面有關過嗎?
聞起忠:一直開着,沒關過。我們總店在和平裏西街,之前疫情期間還要給住在懷柔的隔離人員送物資,基本上每天都送。那個時候我也跟車送過,都是根據隔離人員的需要配送,一天一趟車,人多的時候,要兩輛車,上下午去送。可以説我們不光是站櫃枱,還是裝卸工。畢竟我們也是百年老牌子,還是得維護好這個招牌。
北青報:現在店裏的經營狀況怎麼樣?
聞起忠:現在有時候一天的經營額是3000多元,好的時候一天5000多元,還有一次有一個小團購,不到兩萬元錢。現在是好一些了,當然跟疫情之前比還是少些,現在遊客比之前畢竟少了一些。
北青報:現在店裏防護措施怎麼樣?
聞起忠:我們店裏每天消殺三次,早上一次,中午交接班一次,晚上還有一次。進店的客人都要提醒掃健康寶登記,老人不會用的就在紙上登記,進來一個人説一次。顧客進來也都儘量保持一米的距離。領導也定期給我們發口罩,還有消毒液等物資。疫情就是自己把握住了比什麼都強,該戴口罩戴口罩,該怎麼防護怎麼防護。
沒想過一句話能受到這麼大關注
北青報:你是什麼時候看到的這條視頻?
聞起忠:昨天(1月9日)一個朋友發過來的,他説聞哥,這是你嗎,我説是我,當時我還感覺一下子玩大了。後來看到很多媒體都轉發了,我昨天給我侄女轉了這個視頻,她也説厲害。
北青報:有沒有想過你的回答在網上會有這麼多人關注?
聞起忠:我是沒想到,我嫂子還説我成了網紅。有網友説我是北京大哥什麼的,其實我就是説了防疫的實際感受,沒什麼特別的。
編輯:胡澤鵬